数字媒体艺术

专业定位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我校重点打造的特色专业,属于艺术学学科门类下的设计学类本科专业。本专业对接数字创意产业,敏捷响应数字技术对文化创意产业业态的改变,强调对学生在数字媒体领域的创意、创新和设计实现能力的培养,培养符合数字创意产业链岗位群岗位能力需求及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人才。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家国情怀、健康人格、国际视野、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设计审美能力、数字创意设计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熟练掌握数字艺术设计手法、数字化设计工具和技术,具备较强的数字媒体界面及交互设计、数字影视创作及特效设计、数字虚拟形象及IP设计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培养规格

基本学制:全日制,4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要求:毕业最低学分为162学分,修完第二课堂成绩单(含创新创业)规定学分。

(一)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1(思想品德):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关心社会问题和国家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了解国情民情社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专业化的人文艺术素养、审美品位;具有科学精神、职业素养和进取精神;能够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

■   毕业要求2(学科知识): 具备设计学学科和跨学科知识,具备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对数字媒体产品或作品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具有在数字产品用户体验与交互界面设计、数字影视视听语言与创作及影视CG动画设计、数字虚拟角色和数字IP形象设计及虚拟场景设计等方面的原理性、方法性专业知识与基础设计制作技术。了解本专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对接产业的发展状况与趋势,了解产业政策、文化市场与相关经济业态。

■   毕业要求3(应用能力): 具备数字媒体或产品品牌设计、界面设计和信息设计能力;具备全流程数字影视作品创作和影视节目包装的能力;具备虚拟角色(数字人)、虚拟场景、虚拟现实设计应用能力。具备数字媒体、数字IP及虚拟偶像的策划、管理、推广和运营能力;初步具备将专业知识与技能应用到职业岗位工作中的能力。

■   毕业要求4(创新能力): 具备在综合文创、数字媒体方面的创意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自主创业能力。具有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承与创新的能力。

■   毕业要求5(信息能力): 具有较强运用数字技术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运用常用办公软件和数字媒体设计类专业软件,能通过网络开展本专业的相关业务,能运用AI技术辅助开展数字创意设计。

■   毕业要求6(沟通表达): 具有较强的口头与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人际沟通、传播宣传、社会活动等能力,具有跨文化沟通与交流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具备听说读写译能力。

■   毕业要求7(团队合作):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具备较强的策划、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具备分工、协作完成数字创意业务的能力。

■   毕业要求8(国际视野): 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了解国际文化创意、数字媒体艺术和技术领域的最新动态;具有跨文化合作与沟通能力,具有中外文化的数字化传播能力。

■   毕业要求9(学习发展):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跨学科知识、跨专业技能的学习与整合能力。具有敏锐洞察力,能学习与把握数字媒体行业前沿与发展趋势,适应数字技术、数字创意产业、数字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

为什么选择数字媒体艺术

■   本专业是广东省重点培育学科“设计艺术学”的支撑专业,形成了“文化创意与数字传播”研究方向;

■   实施基于专创融合、产教融合的项目化教学,将企业真实项目或将学科竞赛、创新竞赛、创新创业项目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   实施“五化协同”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初步养成。与多家知名企事业单位开展校企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改革,通过企业真实项目让学生职业能力初步养成;

■   本专业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创意产业,面向最新数字创意领域,探索互动体验、影视CG、虚拟现实、数字人等最新和未来热点应用。

 点击观看数字传媒艺术专业视频

  • 开学时间 2022年9月
  • 院系 太阳集团tyc151(中国)有限公司
  • 教学形式 全日制
  • 学制 4年
  • 学习地点 北校区
  • 学位证书 艺术学学士学位
  • 招生计划 返回招生计划表

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及专业(群)平台课程,专业课程和技能、实践课程,企业实践教学环节四大平台及其包含的模块课程等构成“大平台+小模块”体系(见附图)。

(一)通识教育平台课程

依托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统一设置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体现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跨学科、多文化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拓展学生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的职业能力,同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共49学分,其中:

■   通识必修课33学分;

■   通识选修课16学分;

■   第二课堂(8学分)活动项目体系纳入通识教育平台课程管理,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发挥第二课堂在学生政治锤炼、素质养成、知识实践、技能拓展等方面的协同育人作用。

(二)学科及专业类(群)平台课程

搭建学科、专业类(群)平台,体现“重基础”,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促进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本专业针对文化创意专业集群构建了产业与人文认知课程群、设计学学科基础课程群、设计学类专业基础能力课程群。学科及专业类(群)平台课程共22学分,其中:

■   学科及专业类(群)平台课程必修课14学分;

■   学科及专业类(群)平台课程选修课8学分。

(三)专业课程和技能、实践课程:

对接岗位(群)的需求,体现“强实践、擅应用、能创新”,加强学生专业纵向拓展,培养学生专长,提高学生岗位胜任力。本专业课程按照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要求构建模块化课程,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实现“专业+专长”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和技能、实践课程共65学分,其中:

■   专业必修课39学分;

■    专业选修课12学分;

■   集中实践教学课程14学分。

(四)企业实践教学项目

企业实践教学在第四学年实施,学生在企业现场学习与实践,校企协同开展职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最终达到学生职业能力初步养成的目的。共24学分,其中:

■   企业实践教学项目必修13学分;

■   企业实践教学项目选修7学分;

■   在线学习拓展模块选修4学分。

image001.png


核心课程

数字媒体交互设计原理与方法、网页视觉设计、移动App设计、非线性编辑、影视CG特效设计、影视短片创作、虚拟角色原画基础、数字人设计与开发、VR/AR产品交互设计

实践课程

素描/色彩写生、图形图像处理实训、影视摄像、网页制作、动画与动效设计、数字音频与音效、影视短片制作、三维材质渲染、动作捕捉与应用、虚拟场景制作、企业实践教学(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教学条件

■   教学设备

根据我校建设“数字化”、“智能化”校园的总体设计方案,依托我校省级融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拥有先进完备的数字图像处理、数字影像、人机交互、数字化设计、数字化输入输出等实验设备和智能化教学设备,能够很好地满足教学、实验、科研和课外实践。

■   实验室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配备了数字设计实验室、互动实验室、虚拟演播实验室、摄影棚、影视棚、视觉传达设计实验室、数字创意工作室、计算机室、画室、智慧教室、课程设计室等教学场室和实验室,总面积840平方米。

■   实习基地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高度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和规划,与 13 多家文化传媒及互联网企业进行合作,成为教学实习与科研基地,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大四期间顶岗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需要。

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广东及粤港澳大湾区的数字产品开发、网络媒体、影视制作、广告会展、图书馆、博物馆等企事业单位和电视台及其他传媒机构、企业电商部门等相关岗位从事界面设计、网页设计、交互设计、影视剪辑与特效制作、影视创作、数字IP设计、数字人设计、虚拟现实设计、广告与平面设计、电商美工等工作。

师资队伍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6人,其中教授1人、副高1人、讲师6人、助教8人,双师型教师5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87.5%,4名教师有海外留学经历。专任教师专业背景涉及数字媒体艺术、影视动画、媒介研究、视觉传达设计、美术学、软件工程等,具备与本专业相关的设计学、美术学、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背景,同时,本专业还聘请国内知名教授和行业专家担任导师。

专任教师

成骏:教授,硕士,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负责人,太阳集团tyc151(中国)有限公司副院长(主持工作),教学名师
周齐:讲师,德国品牌大学国际品牌传播专业硕士,数字媒体与动画系主任,中青年骨干教师
阮洁航:讲师,英国爱丁堡大学设计与数字媒体专业硕士,中青年骨干教师